课程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教研与资讯>>理论研究>>正文
 
马陆亭:高等教育要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2018-11-08 14:11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对未来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更加突出,决定性、民生性作用日渐凸显,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这代高教人的时代使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也处于历史关键点。我们既需要坚持总体发展思路,又需要思考战略着力重点。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建国百年的奋斗目标,教育需要优先发展,而高等教育位居龙头地位而具有引领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迈入普及化时代,未来将有更多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这既是量的跨越,也需要质的飞跃,高等教育的水平将总体决定这代人的成就水准。

1.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代大学生适逢其时,人生的黄金时期同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将全过程参与完成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既乃人生之大幸,也不能关键时期掉链子。因此,高等教育需要站在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育人的根本问题来抓,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牢记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注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怎样培养人?需要坚持理想信念、培养奋斗精神,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这涉及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也涉及我们的“双一流”建设、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相关内容,还涉及高校的分类发展、制度建设等办学模式和综合改革议题。

为谁培养人?“四个服务”讲得非常清楚,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当代大学生需要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未来教育需要内化于心,更加深入注重育人本质。过去,受“穷国办大教育”外部条件制约,我们较多地关注了教育发展的资源条件和统一标准,这也是发展阶段的必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界更加重视教育、实现优先发展,据此我们完成了教育大业立柱架梁的重任。而进入新时代,教育关注的重心和焦点需要适时调整,需由外部条件保障进入教育本质内涵。需要完整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切实落实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规格要求,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元中起主导。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或首要功能,是大学在产生之初的唯一职能,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根本所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是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心理期盼、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共同思考的主题。因此,优质的教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教书育人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的基础工作。

2.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时期,第四次产业革命蓄势待发,科技发展前景将远超人类现时的认知,人工智能等重大技术创新将重构社会产业业态,经济增长模式由传统要素和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思想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动性加剧,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加速,信息网络时代的一代新人已经形成。

应对时代变迁,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加重要,模式改革和结构调整愈发紧迫。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大力发展以能力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形成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为多样、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教育体系和机制。在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强化实践环节,以知促行、学以致用,着力培养创新创造等关键能力。

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更是师生心智互动、思维碰撞、手脑结合、情感交融、文化体验的创新过程,是一项具有丰富内涵和无限探究可能的学术活动。这使得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教学搭配、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安排成为育人的关键。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手段的进一步提高,我们需要不断摒弃过时的教学观念,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思想,遵循学科、专业的成长规律,合理搭配教学内容、组织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模式,培养满足社会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还需要秉承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和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实践成才的理念,使教学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学生。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其基本能力要素由“知识、技能、思维力”构成。知识通过传授记忆、技能通过实训练习、思维通过训练开发获得,它们彼此遵循的教育规律不同。我们不能用一种教育规律代替一切,我们的教育模式必须摆脱单纯的知识点学习,进一步加强技能和思维训练,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的内外部规律,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系机制,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的育人格局。

综合提取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模式的基本元素,主要包括小班化教学、探究式学习、结构化课程、教材建设、学生选择权、知行合一等。各高等学校建构的育人模式既应该遵循一般规律,还需要照应自己的规格特点,也包括继承自己的传统、借鉴他人的经验,进而形成系统完整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框架。课堂教学全面体现知识、技能、思维力培养,实践活动着眼于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真实能力,校园文化注重涵养相关素质。

二、做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时代命题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当今的时代命题,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大学需要服务国家战略,把学问做到中国大地上。

1.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源起社会服务职能

“走出‘象牙塔’”,是近现代高等学校这类社会组织重要而鲜明的特征。过去,大学是大学,是孤零零的“象牙塔”自我组织,现在,高等学校与社会密不可分,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出“象牙塔”就是走向社会,缘起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大学从约翰·纽曼心目中“知识传授场所”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到威廉·洪堡“研究高深学问”的德国柏林大学,再到范·海斯“提供社会服务”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形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社会推进了大学的繁荣、支持了大学的发展,同时大学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现在的高等教育已成为花费巨大的行业,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支撑。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化到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阶段发展到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各国也都逐步形成了与本国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结构和体系,如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专业学院、文理学院、社区学院,英国的古典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多科技术大学,德国的大学、工业大学、应用科学大学,法国的大学校和综合大学等。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匹配程度越高,引领作用越强,国家发展就越健康、越富强。

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次中英高等教育论坛上,一位英国大学校长在发言中曾经说道:“城堡是中世纪城镇的强盛之源,工厂是工业时代的繁盛之源,同样,大学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力量之源。”此话,尽管看上去有点老生常谈,但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能否成为这样的力量之源?高等学校怎样成为新兴产业之源?

2.“双一流”建设高校须立志推动国家繁荣富强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究其本质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也是大众化、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核心要义。当高等学校走向多元模式,一批以研究为导向的大学产生了,当今重要的科研活动无不与“大设备、大装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逐步成为最高层次大学的代表,影响了整个世界,也就有了World class university即世界一流大学的说法。因此,一流大学的产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产物,也同样源起和根植于社会服务职能。

当前,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执世界大学之牛耳,而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是其教育哲学基础。实用即面向社会解决实际问题,进步即是通过解决问题而不断提高水平。研究成了服务的手段,论文即解决了什么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谁解决的问题多、难、大,谁的学术水平就高,学术影响力就大。因此,服务社会是未来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相对于国家强盛和地区繁荣,论文的发表其实只是个副产品,体现着教师个体成长的逻辑和学术共同体的需要,而国家需求的逻辑不是这样。当然,它们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如斯坦福大学与硅谷,有人统计说斯坦福的校友创办企业的产值如果算做一个经济体的话在世界上能排到第十位,也有人说MIT能排在第十一位,数据是否精准且不论,斯坦福对硅谷的贡献、硅谷对世界的影响则是有目共睹的。中美贸易战后及美国对中兴的制裁,使我们进一步看到这一类大学的价值。再进一步的思考是斯坦福大学是什么大学?当然它是研究型大学,但也有人说它是创业型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有多种模式,如古典的牛津大学、工业产业革命后的曼彻斯特大学、私立的哈佛大学、公立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由研究型大学走创业型之路的斯坦福大学和由新大学走创业型之路而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华威大学、传统的苏黎世大学和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以及法国的工程师学校等,但有一条,那就是它们都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独特的自己。即是说,世界一流大学既有客观规律也有不同模式,学科驱动、整体驱动、创新驱动、创业驱动都有成功的例证,这也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提供了依据。一流大学可以并且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双一流”建设既需要借鉴经验更需要坚守特色,需要综合考虑规律、传统、国情、需求和条件要素。

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将为我们提供提速超车、弯道超车、变轨超车的历史机遇,关键是质量、创新和新经济业态。“双一流”建设大学要争取在重大战略问题和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为国家科技和经济腾飞领航,这也是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3.地方高校要致力实现科研与服务的紧密结合

不同于“双一流”建设大学,面大量广的地方高校受条件制约难以大规模开展前沿性重大战略研究,但它们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最为紧密,需要错位发展,即充分利用知识和人才优势促进地区繁荣,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它们应加强科研与服务的职能融通,把办学特色与社会需求、技术推广结合起来,科研方向是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需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的技术含量,一种是利用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而推动升级换代,即技术带产品,努力让学校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先导;另一种是对地域特色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而提高其经济附加值,或研发出新的产品,即产品带技术,引领地方发展。要注重促进教学(传授知识)、科研(生产知识)、服务(运用知识)、创业(商品知识)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链条的衔接,推动创新创业孵化小微企业。

广大地方高校要紧紧抓住服务社会毫不动摇,实现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企业的多点对接,参照创业型高校发展模式,努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动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活力中心。应用型高校更需要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开展科研工作,衡量转型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横向经费数量和社会影响力,而不能再是基金项目数量。

三、把握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要点

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需要聚焦教育发展战略支点,构建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创新点和增长极。高等教育更应该抓住关键,纲举目张地带动整个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雄安新区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着眼千年大计

千年大计,大学恒远。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既传统又创新,一切皆变,唯大学永续。据《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全世界1520年之前创办的、名称不变、功能不变的现存机构有75个,其中61个是大学。大学是城市的名片,高等教育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人才高地和魅力象征,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完善且重心偏上是世界级城市的基本特征。雄安新区承载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现代世界城市样板等重大历史责任,高等教育具有着重要而长远的作用,需要高端起步。因此,其体系架构可由起引领作用的一流大学集群、满足城市定位功能的高水平专门学院集群、适应基本需求的城市高校集群构成,构建方式可有北京名校资源参与建设、大学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建设、国外名校合作办学等多种选择,体制机制可借鉴国内外成功大学模式、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理念实践、创新模式探索等综合实验,学科专业可瞄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在人工智能、金融、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领域优先布局。

2.海南教育创新岛瞄向开放高地和海洋强国战略

海南省全域陆地为岛,管辖海域面积占全国海洋国土的三分之二,辐射东南亚,衔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未来的海南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港,成为新时代我国对话世界的重要窗口,需要直接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因此教育国际化和海洋海事战略保障应是教育优先考虑和先行先试的重点。为此,可聚焦教育开放关键议题开展改革试验,加强对高校体系的设计规划布局,加速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位嫁接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率先开展应用型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市场化办学试验,重点发展旅游、金融、贸易、法律、酒店管理、休闲、医学、海洋利用、热带作物等自贸区(港)需要的专业和深海、海事、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通讯、船舶等海洋强国战略需要新兴学科,着力提高海南教育的活力、魅力、保障能力和国际化程度。

3.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立足整体牵引

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教育实力很强,体量也大。既是国家经济腾飞的腰身、需要强壮硬朗,又是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头、需要创新活力,教育目标是全面全方位健壮强大。高等教育首先应做好本省市的一流体系建设,注重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为方向,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强省目标;其次要加强一体化体建设,加强合作解决区域共性问题,整体做强,带出全国大面积大规模发展高等教育的信心;再者要加强对长江流域和周边省份的辐射作用,扩大效益外溢作用,真正成为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4.粤港澳大湾区高教融合发展重在技术创新

大湾区跨越不同的治理模式,关键是利用三地高等教育强盛发展优势和市场经济发达优势,融合互补推动产生新的创新极。这种创新,最终要体现在经济和产业上,即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助推粤港澳共同发展与繁荣,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的重点是高新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三方大学共同合作,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在大湾区创建联合实验室、高新技术园区和产业孵化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人才优势聚焦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革命,努力成为世界科技、产业、经济的增长极和领头羊。

5.中西部高等学校竭力打造新型产业源头

中西部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区,涉及面广攻坚任务也重,中西部不强国家强国目标就不能算完成。目前在许多中西部省份,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基础教育水平还是不错的,职业教育偏弱、高等教育人才流失严重,为什么?因为生态相对薄弱、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相对单一。职业教育与产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受限,城市基础教育发展较好部分原因是因为一部分人想通过教育离开故土,各级教育及教育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因此,高等学校具有打造产业源头、创造新的绿色产业业态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职责。产业发达了,职业教育就会随之兴旺,基础教育也就由更多升学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人才也就留住了。这是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使命职责和努力方向。

6.“一带一路”教育致力推动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以人文交流推动文明的多彩、平等、包容,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高等教育交流领域,要积极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加快人文交流品牌建设,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教育双向开放,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各国学生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积极引导他们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

关闭窗口